4月,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也成为近年来欧洲记录到的最严重停电事件之一;
6月,美国发生致数十万家庭停电的事故,这只是近年来美国频繁发生的超10万户家庭停电事件中的一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尽管我国极端天气也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电力负荷不断创下新高,但在高温挑战面前,中国电网仍基本保持平稳运行,截至目前电网并未出现夏季常见的“拉闸限电”现象。
那么,今年多国频现大停电事故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相似的用电压力下,中国为何没有出现类似情况?中国与海外电力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有何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度采访了多位专家。
今年以来,国外频发断电事件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原因?又有哪些共性因素?断电究竟是不是不可预见?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供需一室专家段金辉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全球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加大了各国电力供需失衡风险,给电力保供带来显著挑战。
“极端高温天气一方面会导致需求侧用电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如影响变压器散热、加速变压器中绝缘体老化、降低输配电线路承载能力、增大线路损耗等。”段金辉说。
除了天气因素,电源供应、电网配置能力、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引发国外一系列大停电事故的核心原因。
段金辉以4月末西葡(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发生的大停电为例,从电源结构层面进行了分析。近年来,西班牙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上升,火电等传统设备发电量占比持续下降。2024年风、光发电量占比约40%,较2020年提升超过12个百分点。但高比例的新能源系统具有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对电网扰动更加敏感。
大停电事故发生前6天,西班牙首次在工作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而在事故发生时,西班牙电力系统风、光出力占比一度达到84%。在此背景下,一旦遇到电网扰动,极易引发大规模光伏脱网,进而导致新能源发电出力大幅下跌。同时,西班牙储能装机规模仅为330万千瓦,储能规模与新能源装机比值仅约4%,难以平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出力的短时间大幅波动。
在电网结构方面,“能源孤岛”也难以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风险。
在段金辉看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电网高度一体化,被称为欧盟“能源孤岛”,仅通过少数跨境线路与法国、摩洛哥、安道尔互联,互联通道容量占西葡两国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不足3%,远低于欧盟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框架中设定的2030年互联率15%的目标。
此次停电事故中,法国电网出于自我保护、避免事故范围扩大而切除了与西班牙之间的联络线,造成伊比利亚半岛孤岛运行,进一步加剧了事故影响。停电恢复过程中,伊比利亚半岛电网互联通道容量受限,一定程度减慢了恢复进度。
段金辉告诉记者,过去5年,西班牙电网投资与可再生能源投资比例约为0.3:1,低于欧洲市场0.7:1的平均水平。西葡两国70%的电力基础设施运行超40年,故障风险大幅上升,且输配电系统数字化程度仅40%,无法及时有效发现电网存在的故障风险。类似问题,在南非、古巴等国电网中也不同程度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近年来,我国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2.90亿千瓦,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3.39亿千瓦,2024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进一步增长至14.51亿千瓦。 而到了2025年,在距离初伏还有半个月的7月4日,用电负荷便突破之前的历史纪录,7月7日再次刷新,到了7月16日,全国最高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增加0.55亿千瓦。
对于今年的用电负荷走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在15.5亿千瓦左右。若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偏低于2024年同期,则最高用电负荷在15.2亿千瓦左右;若夏季气温再创历年新高,则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5.7亿千瓦左右。
同样面临着极端天气的持续考验,用电负荷也在不断攀升,今年我国为何未出现与国外相似的断电情况?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供需二室主任吴姗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我国在电力保供工作中,发挥全国一盘棋优势,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电力保供的合力,将电力保供从单点作战升级为全网协同,这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系统性优势。”
我国早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也在持续加强灵活性调节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保障性、支撑性电源建设,依照“先立后破”原则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869万、6829万千瓦,比上年分别增长15.2%、117.6%。
吴姗姗告诉记者,随着一批保障性支撑性常规电源陆续投运,2025年度夏前相比于上年同期,我国有效发电能力增量与最高负荷增量基本持平。
西班牙和葡萄牙大停电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矛盾新能源装机快速扩张与电网适应性升级明显脱节。这也是我国曾遇到过的问题。
我国光伏、风电等装机量持续攀升和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对提高大电网输送电力能力提出迫切需求需要一张能让电源、用电负荷、储能等随清洁能源波动而灵活调节的新型电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吴姗姗告诉记者,我国已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南方电网七大区域为主体、区域间异步互联的全国大电网格局。
2025年度夏前,随着庆东(陇东-山东)、中衡(宁夏-湖南)、坤渝(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陆续投产,电力系统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依托大电网温度差、时间差、地域差特性,我国可以充分释放跨省跨区互济支援潜力,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类似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进一步把电力资源配置范围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单一经营区扩展到覆盖全国主要区域,各地能源电力优势互补、余缺互济。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供需二室专家汲国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进一步透露,我国一直在推进电网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补强电网局部薄弱环节。
2024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较上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创2017年以来新高。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历史同期新高。
“通过持续加大变电、配电及用电环节的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监测系统升级以及高效变压器、电力电子设备等电力设施迭代更新,我国电网韧性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弥补了电网薄弱环节并消除了运行隐患,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汲国强说。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敦楠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分析,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相差几个时区,不同省份电力负荷虽然普遍创新高,但最高峰并不是出现在同一时间点上,这就为尖峰电力的短时省间互补平衡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利用“节约用电引导、分时电价调节、顶峰错峰前置、需求响应用足、有序用电保底”,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侧资源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我们通过各类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主动错峰、灵活避峰。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合理划分峰谷时段,强化价格信号引导作用。我国电力供需紧张或偏紧省份均已建立充足的需求侧资源库,依据供需形势适时逐级调用,守牢民生用电底线。”汲国强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温黄色预警,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关注绿电ETF(562550)投资机会
荣耀开放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国家电网:深化“人工智能+抢修”应用丨数智早参
黄仁勋力赞DeepSeek,谈华为,聊中国市场……还称与雷军合作已经很久了,现在正在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
演唱会“出轨”视频疯传,美国独角兽IT公司CEO辞职!公司估值近百亿元,女方被曝5个月前和丈夫买下豪宅
黄仁勋说总感觉公司快倒闭了!他评价华为时“词穷”了:除了“非凡”,找不到其他评价
特朗普政府审查马斯克公司合同;石破茂称将继续执政;褐石培心幼儿园被托管,天水发布后续治疗保障方案;娃哈哈宗氏财产纠纷案最新进展丨每经早参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信部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有客户半夜就来排队了”,现场排号谈价选房,北京朝阳国资13年“新房”被抢购
娃哈哈宗氏百亿财产纠纷案最新消息!香港高等法院8月1日进行聆讯,宣布决定
一夜“涨价”十几万!路虎揽胜宣布:豪车税,全额补贴!超豪华车征税标准调整,专家认为“影响可控”